也许是向自己的老大哥美国“偷师”而来的本领,印度方面,在国际上的做事风格,也开始变得出尔反尔,反复无常了。
自印巴冲突以来,印度总理莫迪首次进行了公开讲话,原本双方对外宣称都已停火,莫迪却在这次的公开讲话里如是说道:
“对恐怖主义的惩戒将成为印度外交新常态,军事行动只会暂停而非终止。”
难道说,莫迪在此番冲突受重创后并不服气,还想再战?还是在这背后,是否有其他国家的操纵与指使?
带着这些个问题,我们先来聚焦印巴冲突因何而起,再谈后续。
冲突与战争,往往由流血事件作为先导,就像萨拉热窝的刺杀案,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,而本次的印巴冲突,也由一场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而来。
早在上月,也就是4月22号,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件导致26人当场死亡,多人受伤的枪击案,一时间,引发不少关注,随后,由于印度与巴基斯坦向来不对付,所以印度方面就把此次的枪击案,归咎于巴基斯坦方面的恐怖主义所为。
此外,印度还扬言,如若巴基斯坦方面不肯做出承认或让步,那就在上游切断巴基斯坦的河流水源,造成下游巴方地区严重缺水。
然而印度这一行径,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.谢里夫直接称其是“宣战行为”,两国间的本就不好关系,又更加急剧紧张了起来,这也为后面印度方面的凌晨空袭,埋下了伏笔。
2025年5月7日凌晨,印度空军的战斗机突破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,对巴控区发动代号"朱砂行动"的精确打击。
与以往不同的是,印度的这次空袭,首次使用了美制的AGM-158隐身巡航导弹,摧毁了巴基斯坦军方的"沙欣-3"导弹发射井。
也正是这次的打击,摧毁了上述这种可携带核弹头的战略武器库,标志着印巴冲突首次触及核威慑的红线。
再看巴基斯坦的反击,也同样充满着技术含量:JF-17枭龙战机与中国产的歼-10C型战机齐齐升空,在超视距空战中击落3架印度阵风战机;
此外,网络战部队同步瘫痪了印度70%电网,即便是印度首都,新德里证券交易所因此暂停交易3小时。
这场冲突,不仅是两国之间半个世纪以来,双方所发生过最激烈的军事对抗,这场"非对称战争"的猛烈程度,更是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紧急警告:"这是冷战后最危险的代理人战争雏形。"
尽管就在此次空袭后的第三天,也就是5月10日,双方都对外宣称了已经达成停火共识,但是如果细看这一纸协议,其脆弱的本质,便会暴露地一览无遗。
就拿停火协议里面的其中一项规定来说,“双方应立即停止所
有射击”,但是由于漏洞,并没有提及无人机,或是其他手段的网络攻击是否包含在内,所以,这也给了双方后续的行动理由有了找补。
停火协议宣布数小时后,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斯利那加和查谟等地传出爆炸声,巴基斯坦方面,声称自己的防空系统,击落了一架由印度飞来的无人机。
无独有偶,不多时,印度方面也宣称拦截到了巴方的无人机 ,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,但同时均否认己方违约 。
就这样,即便是印度与巴基斯坦都达成了停火的共识,但双方依然在这之后,就像上述的小摩擦与小碰撞,接连不断。
这种只停留在文字层面的“停火”,俨然是漠视和平,漠视生命的存在,历史上当然那也有过这种情况的出现,但是到了如今,各国军事水平更高,武器也更加致命,这些只会让两国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化,对两国关系,越来越不利。
此时的两国,就像两个因矛盾打起来的小朋友,被老师拉开和解后,却还是看不惯对方,回到位置上,却还是你挠我一下,我掐你一下,虽然造成不了什么实质性的伤害,但二人仿佛都因想多占对方一些便宜,反而乐在其中。
而这样真的理智吗?这样真的对自己本国的后续发展能带来什么好处吗?
当然不,也许是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吧,5月12日晚间,自本次的印巴冲突以来,印度总理莫迪首次进行了公开讲话。
“对恐怖主义的惩戒将成为印度外交新常态,军事行动只会暂停而非终止。”
此言论一出,众多媒体与国际声音哗然,纷纷猜测这是否是在释放印度方面对这次的吃败仗心有不服,是否有想再战的意图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不管是这次的印巴冲突,还是此次的公开讲话,在这些背后,或许也都少不了外部势力的推波助澜。
早在这次夜间空袭之前,因为恐怖袭击而气不过的印度,就从美国进口了30架F-35型战斗机,还有诸多其他武器与技术,即便这些武器技术都能称得上是“天价”,性价比低的离谱,但被“复仇”冲昏头脑的印度,还是照单全收。
武器一到位,战力一提升,印度便直接发动了这次的凌晨空袭,所以,美国在这次的印巴冲突中,也并非一直都是“局外人”的身份。
此外,还有挺重要的一点,2025年又恰逢印度的地方性选举,莫迪将克什米尔问题包装为“国家安全保卫战”,在印巴冲突后的发言中,又说军事行动只是暂停是为了应对恐怖主义,这种树立“假想敌”的方式,也确实能为自己争取一些支持率。
可是,真的该拿战争与士兵的生命,来换取自己的“丰功伟绩”吗?
这边仅仅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,在战场上说不定就又会有很多的人失去性命,前面也提到,印度的打击,摧毁了巴方可携带核弹头的战略武器库,俨然证明了印巴冲突首次触及核威慑的红线。
如此紧急的状态下,非但没有冷处理,却又如此火上浇油,或许莫迪真该好好考虑考虑如何收场了。
“战争的号角一旦吹响,那么枪响之后,将没有真正的赢家。”
历史与经验也都在告诫着世人:没有哪个民族能通过消灭邻居获得安全,正如没有哪个文明能通过仇恨实现永续发展,所以,唯有和平,才能实现两国间的长久共存,稳步发展。
